親師座談日

2019090712:32
 
新的學年,全新的氣象,不只是小鬧鐘要面對,連媽咪也要做新的調整
畢竟要配合新學年的導師,所以在開學這一周,總是處在戰戰兢兢中
當然今天的親師會,就是與老師面對面認識最好的一次機會,很期待.......
至於家長,也能透過這一次的初見面,來觀察本班家長群的特質


< 家長部分 >
到達班上時,意外發現好靜喔! 已到的家長就這樣安靜坐在座位上等待
在這樣的氛圍下,媽咪沒有馬上入教室,先在走廊上與低年級的家長們哈拉著
回頭看,本班的班親會已開始了,老師透過電腦投影資料,正自顧說明著
全班的家長們還真是沉靜無聲聽著老師的說明,媽咪好不習慣唷! 
當中表決了二件事( 班服、軟資料夾 ),連一句的討論都沒有,就通過了
連班群未來如何聯繫都沒人說到,媽咪急了! 趕緊抓了二位媽咪尋問:
嗯~ 我們班.......是否需要組一個班級群組,方便日後的班務聯繫啊?
這時才漸漸一個又一個家長靠過來,就這樣臨時又趕緊組了我們的班級群組


晚上因本學期待用直笛一事,熱心的班代表在群組中詢問: 是否需要班團?
結果.....竟毫無反應。哇~ 不知是彼此還不熟呢? 還是本班家長們特質就是冷啊? 
反觀低年級的班群裡,大家繼續互通訊息,熱鬧滾滾
媽咪暫且繼續觀望,畢竟未來要與這個班群相處二年呢~ 只期待大家好溝通


< 老師部分 >
初見面的談話,感覺老師還蠻溫和的,說班級經營理念: 團隊合作、不比較
媽咪這才漸漸了解,為何小鬧鐘班上第一周會如此慢放學的原因?
因為只要有一人沒做好(完成),全班都必須等待 ( 這是老師想讓孩子明白的團隊精神 )
可是媽咪聽小鬧鐘的分享說法卻是害群之馬耶! ( 這是同學直指沒把事情完成的人 )
是不是? 是不是? 大人想的總是和小孩們的理解,差距之大呀!
雖然參加了今天的班親會,目前媽咪對老師還沒有很具體的感覺,也只能且戰且看囉!


第一次溝通,詢問第一周老師對小鬧鐘觀察的感覺,生活、課堂沒多大問題,
只是會......
上課中一直抱著水瓶不斷地喝水 ( 因老師不准水瓶放桌上,小鬧鐘就一直抱在手上 )
這件事,老師說未來會限制小鬧鐘的部分 ( 唉~ 低年級時都是上課中說要尿尿  )
至於語言的部分,也初步跟老師說明了,剩下請老師幫忙留意並即時反映給媽咪
未來會如何,就交給未來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