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共學?

2015072717:39
 
每當看見新名詞的出現,都會趕緊記錄一下,深怕自己的不學習就會落後了
所以當媽咪看見「 自然共學 」「 家庭共學 」時,很自然地會關注一下內容
以下『 家庭共學 』的內容,是一位米魯爸拔長期提倡共學所提出並整理出來的:

家庭共學的方式:
大部分的人對於家庭共學的認知比較傾向親子共讀部分,
但舉凡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各方面都是家庭共學的議題,
以下就一般家庭共學的方式簡單的介紹:
1.家庭會議:
家人利用家庭會議做生活報告、心得分享、意見交流、計畫討論、情感表達…。

2.讀書會:
選擇適合全家人閱讀的書籍、影片,共同閱讀或欣賞後分享心得與經驗。

3.家庭活動:
藉由家庭活動,例如:包水餃、烤地瓜、拼圖遊戲、下棋…。增強家人的互動與團結,有利於夫妻關係、親子關係與手足關係更加親密與融洽。

4.傳播媒體:
傳播媒體提供資訊,更新極為迅速,例如:報章雜誌、3D動畫欣賞、學習網際網路的操作…。藉由家庭中人力資源的貢獻與運用,可以減少家人與社會新知脫節的現象。

5.參觀活動:
藉由參觀活動,例如:書展、畫展、電腦展…。瞭解人文、藝術、資訊的變動,掌握最新的社會脈動,以免成為孩子眼中的LKK。

6.古蹟之旅:
各地的古蹟文物,都是文化的遺產,更是瞭解文化最好的地方。由認識古蹟文物,瞭解我們的歷史與民俗,進而愛惜文化資產。例如:淡水老街巡禮…。

7.休閒活動:
因應週休二日的實施,家人可利用共同的假期,做妥善的休閒規劃,例如:旅遊、郊遊的計畫…。在規劃、討論過程中,除了知識的獲得外,能享受到家人共同參與的樂趣。

8.家庭聯誼:
藉由不同家庭的聯誼活動,協助瞭解不同家庭的面貌與人際關係。如:家庭烤肉…。

 

9.社區聯誼:
藉由居家社區的聯誼活動,例如:社區跳蚤市場拍賣、社區大掃除…。協助家人瞭解社區環境、人際關係與文化。並且鼓勵家人將理想家園的夢想化為行動,建立鄰里間相互學習的互動模式。

10.公益活動:
參與志工活動,例如:義賣、志工服務…。鼓勵家人分享活動心得,貢獻所長回饋社會,同時建立家人由服務中學習的經與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