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諮詢

2015101210:29
 
今天是校外醫療體系的語言治療師到校上課 ( 不知是不是巡迴治療的部分?)
之前有聽學校老師提到:「 這種巡迴課程,一學期僅有一次,能否申請到還不曉得?」
所以不知今天小鬧鐘待上的課程,指的是不是這種啊?
( 媽咪在月初時,被學校通知,小鬧鐘要上語言治療課,但屬哪個體系尚不知咧~ )

 

語言治療課~ 早上 8:00 ~ 9:00 ,家長要陪同
今天一早,按照該報到的時間,媽咪不敢有所耽擱
結果到了學校,哇咧!蔡老師的第一句話:「 早安~ 你今天怎麼這麼早就來了?」
啊......不是通知今天小鬧鐘要上語言治療課嗎? ( 老師好像又在狀況外了 )
蔡老師問:「 亨亨~ 今天有嗎? 」( 邊說趕緊邊翻手頭的資料 )
不過還好~ 有找到資料,也沒錯,確實是今天早上第一個時段


接著就看見蔡老師跑上跑下張羅著,媽咪由樓上往下看,也見到治療師到了
正式在 8:10 左右開始,這次說是治療~ 倒不如說是一次的諮詢與建議
糟糕的是,巡迴語言師第一次見到小鬧鐘並不熟悉個案,原本一切都要重頭來過
媽咪所謂的重頭來過是指:『 重新評估的程序 』
( 因為媽咪看見語言師桌上旁邊準備的評估資料和醫院全都是一樣的 )
還好~ 語言師看過資料後,雖認為報告超過半年,但重新評估的差異性不至於太大
所以改用和小鬧鐘多互動、對話,來做觀察評估個案,並且做出一些居家的建議
一個小時的觀察與諮詢過程中,語言師最後給予的建議是:
1.首要提高詞彙的量 ( 至少要達 300 個以上 )
2.對於生活周遭的用品名稱,常練習類化遊戲 ( 尤其關聯性的思考 )
3.學習方式必須採用多元化,不拘泥在說和聽之間,要更重視操作過程
4.說故事不再是說故事,更試著引導並延伸出關聯的、想像的
5.至於構音部分,語言師認為現階段暫時可以不用過於強調



結束了!雖然這次的過程,對小鬧鐘沒有實質上直接的治療幫助
但建議方面讓媽咪有了新的方向,這也算是一種收穫吧!